餐桌上的科學家

「地下雪梨」荸薺好滋味 本土、進口品質卻難辨

2018/10/08 1,816 0

Photo by www.qbaobei.com
我很喜歡荸薺,口感有如水梨,清甜有如玉米,無論是蝦鬆或獅子頭都少不了,更是某些老台菜無法缺席的配角,譬如八寶丸或豬肝燉等,以往荸薺是二期稻作間的常見物產,尤其在中南部,每到年節前總是大豐收,剛好隨著年菜上了桌,然而隨著農業缺工,近幾年,台灣願意種植荸薺的人越來越少,大多自中國進口,張志銘發現這現象,於是他先到嘉義鹿草觀摩,再參考中國的種植經驗,最後在台灣找適合的有機農田,讓市場多了「有機荸薺」的選擇。

談話之間,我來到挖開的土坑旁,蹲下身撿起泥塊中的荸薺,若是不仔細看,荸薺和蝸牛殼頗像,混在土中難以辨識,需要細心掏撿,把沙土除去後,荸薺又如栗子般,上尖下平的略扁橢圓,尖處是白芽,不小心弄斷了就影響荸薺品質。有損傷的荸薺很難保存,如果不立即烹煮食用,那就打成泥狀做成荸薺粉。
Photo by 天問 小窩 on Flickr
看著眾多農友低頭細心撿拾,扒著土塊挖著泥巴,將成果裝成一簍簍,攤在白帆布上用陽光曝曬,再以人工分級挑選,檢視每粒荸薺是否受傷。越是觀察,越理解荸薺產業消失於台灣的理由,因為太費工了。

既然不能求量,是否能談品質?於是我問起品種和風土的差異,張志銘卻雙手一攤,表示這個階段先求有再求好,台灣的荸薺品種屬於未定論,農民習慣自己留種,無法如中國桂林的黑皮種荸薺般,以單一品種闖出名號,至於風土的差異,雖然水質和土壤是決定荸薺滋味的關鍵,但如何分辨卻是未來的課題,當市場盡是進口貨時,能看到本土荸薺就該感恩了。
Photo by www.bzw315.com
他倒是認為,目前台灣多數的荸薺都採用慣行農法,但卻沒聽過有人願意提供農藥檢驗證明,有時和進口貨混雜相間,也不知道進口貨的品質如何?這些食安問題才是需關注的要點。

言談之間充滿唏噓,除了食安的考慮,還有市場對於本土新鮮荸薺的認知,究竟有多少人,可以由味道分辨出本土種植和進口貨的差異?究竟在多數餐桌的年菜中,當我們讚嘆荸薺的美好,是否知道荸薺和產地間的關係?說談之間,覺得世道如此,有些道理就是這般,說不清道不明,卻又莫可奈何,而我只能很確定的說一聲,太多的管不了,但有機荸薺可在哪邊找到,我知道得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