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科學家

從芬普尼事件一窺台灣蛋危機

2018/02/05 2,206 0


近幾個月,從戴奧辛蛋到芬普尼蛋,台灣的蛋危機四伏,想徹底解決蛋的危機、提升蛋的品質,唯有先把從蛋農到消費者的來龍去脈搞清楚,才能對症下藥。

台灣蛋農蛋商的產銷模式,起源自日據時代所建立的產銷通路,亦跟不同產業、店家的使用習慣大有關係。目前全台有1531家蛋雞飼養戶,近2700~3000萬隻雞,每天產下約2200萬顆蛋。200顆裝一箱,共約10~11萬箱。每兩天,由全台近150輛的「蛋車」(或稱大車)走訪各地飼養戶收蛋,不管蛋的體積大中小、品質好壞,皆以重量計價統包統收。

蛋價是每週由一個封閉的「蛋價小組」(基本成員代表來自蛋雞戶與蛋商)會商訂出,所以也算是考慮了供應與需求的平衡,以重量計價,蛋農只管養雞,就會有人收蛋與付款,因為缺乏品質改善的誘因,多數的蛋農無意提升蛋的品質。

從蛋車、到蛋商 重重灰色地帶

蛋來到市場上,不同屬性的店家,喜歡用的蛋大不相同:一般而言,糕餅店喜歡大蛋(同重量打蛋數較少)、早餐店與便當店喜歡小蛋(同重量顆數較多)。蛋車就會根據蛋的大小以及業者的需求,依體積大小分別集中,也就是俗稱「換蛋」,再一一送達各區的蛋商。以致貼在蛋箱上用來追蹤溯源的二維條碼很容易在換蛋時就交互混雜,難以追蹤蛋被分送到哪些蛋商或店家手上。

在防疫上,蛋箱由蛋車在四處的飼養戶交換來交換去,亦成為危險的傳染來源;此外,由於蛋在運送過程中容易破損,中大型的蛋商會將破蛋、裂蛋、甚至蛋殼表面污染嚴重的雞屎蛋打成液蛋販售,吸收破損成本。兩者將可能影響國人用蛋的衛生安全。

蛋車與蛋商因為是運送、中盤的角色,目前無法可管,然而兩者應為食品業的一環,立法控管是必要的,甚至可效法歐美,除了落實洗選蛋外,應輔導業者添購噴印機,直接將履歷資料噴在個別蛋殼上;蛋箱則需思考退場機制,補貼農民蛋箱成本損失;除了避免蛋箱交叉污染外,業者也能掌握蛋的流向、消費者可以更清楚蛋的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