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科學家

食品安全三大男神!就靠他們造就歷史(三)威利

2019/07/01 1,768 0

美國食品安全之父——哈維・華盛頓・威利。
上回我們談到英國食品安全的演進。隨著英國食安問題逐漸告一段落,戰火便蔓延到遙遠的美洲大陸上。在整個19世紀後半,美國爆發的食品安全情勢,簡直就跟英國先前的情況一樣嚴峻。其中最有名的事件,就是1850年代的「紐約餿水奶事件」。

在當時的紐約人心中,所謂的牛奶應該是這樣來的:在晨曦陽光中、紅臉的少女提著水桶走進農場,奶牛看到熟悉的臉龐,溫柔的湊上前去讓少女擠奶⋯⋯

但事實上,實際的情況跟這種美好想像完全天差地別。1850年代爆出餿水奶事件後,人們才知道酪農場的真實情況:六、七百頭牛擠在滿地糞便的牛棚中,不斷吃著酒渣飼料。一剛開始當工人把這些噁心的飼料倒在飼料槽的時候,乳牛本能地往後退,但一、兩個星期後,已經習慣的乳牛就開始大嚼著這些飼料。

乳牛的乳房常常潰爛、甚至病到站不住,但只要還沒死就得一直擠奶;從一公里外就可以聞到牛奶場散發出來的臭味。衛生稽查員在前來檢查時,還曾因為實在太臭,不得不暫停檢查。
美國食品安全之父——哈維・華盛頓・威利。
一直到這時代,美國人才終於開始重視食安的問題。在這樣的時代氛圍下,我們的主角:哈維・華盛頓・威利(Harvey Washington Wiley),便成為推動食安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

1844年10月18日,威利於出生於印第安納州的一個農民家庭。他的父親從以前就是一個跟大家唱反調的人,早在1840年投票反對了奴隸制。身為「傑佛遜市第一個廢奴主義者」,他在投票的當天就遭到了一頓暴打。但也就在這種家庭出生長大,小威利從小就學到:只要是對的,就應該不畏眾人、筆直前行。

30歲以後,他就在普爾都大學任教。雖然他太過古怪的脾氣跟保守的校風實在格格不入,但也就是在這裡,他開始一頭栽進黑心食品的戰爭裡。1881年他發表了一篇文章,裡面揭露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你吃的蜂蜜不是蜂蜜,全都只是染色的葡萄糖而已。更重要的是為了讓人信以為那就是蜂蜜,商人還會在假蜂蜜裡摻近一些蜂蜜的翅膀、腳等物質!

這篇文章立刻引發喧然大波。然而隨著各種質疑聲浪而來的,就是越來越多人開始注意到他的分析。1883年,威利接到一通來自華盛頓的電話,興奮地聽到那頭的聲音,聘請他擔任美國農業部的首席化學家。

威利當然迫不及待地離開普爾都這所鄉間大學。而接下來,他即將也在這裡展開一場史無前例的最終戰役。但是戰爭的對象不是人,而是:防腐劑。

在20世紀即將來到之際,美國市面上開始出現一種奇妙的食品加工劑,宣稱能夠很神奇的延緩食物腐敗的速度。但是,卻沒有人理解對於這種化學添加物對人體的害處。為了讓眾人都能理解防腐劑的潛在問題,威利開始了一項終極實驗:把農業部12名身強力壯的年輕人隔離起來、每天吃固定的食物,而且在其中一半人的食物中加入大量的防腐劑,以檢測對身體的危害。
當時的試毒小組用餐情形。
大家想想,如果現代有間公立醫院,竟然做起這種類似人體實驗的嘗試,絕對就是頭條的轟動新聞。所以這在當時自然也引起了軒然大波,有些詩歌甚至開始流傳:「我們是試毒小組⋯⋯所有的致命毒品我們都勇於嘗試。我們是不死族,驕傲的我們——試毒小組萬歲!」

試毒小組立刻遭到無情的批判,而同時,各種壓力也從小組內部浮現出來:試驗的大廚也開始跟威利唱反調,說他過去是巴伐利亞王后的廚師,現在「在鍋子裡放的不是鹽,而是硼砂」。受試者受不了每天千篇一律的飲食,開始偷偷吃其他食物;更慘的是受試期間經過了聖誕節假期,一位受試者滿臉傷感的說,自己不能一邊吃硼砂,一邊慶祝聖誕。

此外,外界鋪天蓋地的質疑更是席捲而來。有人說這樣不人道、還有報紙說,他找來受試的人都是年輕力壯的年輕人,根本無法測試防腐劑對一般人、甚至老弱婦孺的危害。被這些批評所影響,農業部一名官員甚至提出一個毛骨悚然的建議:找來體弱者及兒童來實驗。「要找到實驗對象也不困難,可以從孤兒院裡找到嬰兒。」

但威利還是堅持下來了。在兩年來的一系列實驗中,試毒小組的成員分別出現了食道紅腫、胃痛、暈眩及體重下降等問題。他的實驗證明:即使是最健康的年輕人,長時間食用大量防腐劑依舊對健康有害。這場活體實驗終於收到令人滿意的效果,而他也獲得了回報。

1906年,美國終於通過《純淨食品及藥物法案》。在這場勝利中,他被冠予一個標誌他歷史地位的稱號:「食品安全之父」。
通過法案時,時任美國總統的狄奧多・羅斯福總統。
但是隨著法案的通過,威利的地位也跟著快速式微。原因就在於食品安全問題的複雜性——如果不用化學的防腐劑,使用天然的防腐手法甚至可能造成人體健康更大的危害。

怎麼可能呢?原來在法律通過後,食品安全人士便把眼光轉向番茄醬裡的防腐劑。番茄醬工廠便反問威利:不使用化學防腐劑的話,到底要怎樣防腐?

威利接受了這個挑戰,在一連串的調查研究後發現,只要把番茄醬裡的糖和醋的比例增加為兩倍就好了。在這種情況下,添加大量糖粉的番茄醬開始進入了市面。威利太注重食品的純正,以至於完全沒有意識到食用過多糖分的害處。很快的他就把整個美國搞得天翻地覆,他失去了美國化學局長的職位、失去了當時羅斯福總統的信任。

1908年,報紙稱他是「最讓人痛恨的人」。而他這時追求商標誠實也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1911年他控告可口可樂(coca cola)公司,因為商標不實,「這種飲料中並不含有可卡因(coca)」。

威利曾走在時代的尖端,但是這時的他已經被遠遠地留在了過去。1930年他在華盛頓特區的家中過世,那一天剛好是純淨食品法案通過的24週年。而最後,他還是受到了他的貢獻應有的待遇:被葬在阿靈頓國家公墓。

本系列就到此告一段落了。回顧整個食品安全的歷史絕不輕鬆,很多人冒著自己的名聲,和大企業甚至整個社會相對抗。不管這些人有著怎樣的缺陷,但是不可否認的是,因為他們的努力,食品安全才終於逐漸地走到了今天。

參考書目:《美味詐欺:黑心食品三百年》,Bee Wil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