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科學家

食用人工香料安全嗎?載體及用量應注意

2019/12/25 5,520 0

Photo by Sonja Punz on Unsplash

越香越好吃,越吃越上癮,但是人工香料對人體是否有不良的影響?

在享受藝術與科學結合的產品時,我們可以對人工香料安全視而不見嗎?人工香料到底會不會對健康有害呢?臺灣國際生命科學會秘書長張月櫻表示,人工香料看似普及,但主要成分中的「香料化合物」,製造門檻極高,目前主要來源是美國、歐洲與日本。
 
張月櫻進一步指出,世界衛生組織「食品添加劑聯合專家委員會」(JECFA)對於香料化合物的毒理要求數據極為嚴格,在器官、癌症、生長基因的影響上,就有一、二十項要求;此外暴露量(指某樣東西,通過空氣、食物及水等暴露途徑,進入體內的總量)、每日可攝取量,也是要求重點。因此要通過世界衛生組織JECFA的規範,實驗成本很高,動輒一兩百萬美金,只有大規模香料化合物公司才有辦法,這也是為何主要輸出地區集中在美國、歐洲與日本的原因。

而台灣目前採通則的方式,以大分類來管理。原則上,製造商所使用的人工香料必須是在世界流通、上述國家或組織認可合格才行,但有鑑於食安問題層出不窮,張月櫻表示,政府日後把關的方式,將採正面表列方式,逐一詳列可使用的香料,目前已完成草案。
Photo by Amplitude Magazin on Unsplash

添加人工香料應注意載體及用量

食品添加人工香料,難道不會有問題嗎?「只要製造商在規範內合法使用,人工香料對人體健康不會有影響。」張月櫻以多年的研究專業,要民眾放寬心。但,她也提醒要注意的是臺灣所標示的暴露量、每日攝取量的數據;因為每個國家飲食習慣不同,暴露量與攝取量數據無法全球通用,臺灣應該明定出國內的參考數據以提供國人參照。

此外,張月櫻也提醒,香料化合物本身安全疑慮不高,但稀釋香料的「載體」反而要小心觀察。由於香料化合物用量皆僅需100ppm左右,因此為了便於計算使用量,都會經過稀釋再使用,稀釋香料的物質即稱為載體。

目前臺灣法規規定的載體僅有五種:溶劑、糖類、鹽、天然/修飾澱粉、膠類。而因為用量較大,不肖廠商在經濟成本考量下,有可能違規使用不在規範內的載體。所幸,現在政府監督嚴格,從進口開始就規定要分流,分食用與非食用,並運用登錄系統管控,臺灣比其他國家更嚴格把關。因此,只要政府多努力,確實監督,消費者在香料食安上不必多慮。

當然,如果民眾擔心暴露量或攝取量過多,可以減少攝取人工香料,多選擇天然香料食品。

(本篇審稿顧問臺灣國際生命科學會秘書長張月櫻)

文章來源: 文/黃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