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科學家

非純米米粉原料是什麼?多樣配粉看仔細

2018/10/29 3,686 0

Photo by LWYang on Flickr
早上起床,舌頭想念鮮味,找了朋友到迪化街吃米粉湯。晨光下,攤子旁,熱呼熱呼的,切個粉腸和油豆腐,些許醬料和薑絲,佐以徐徐涼風,這就是簡單美好的台味。

滋味迷人,但我心中有困惑,因為口中頗有嚼感的米粉,原料非關純米,甚至可能不含米,自從2013年前的米粉新聞後,許多友人呼籲幫米粉正名,政府也順應趨勢,訂下了規範。譬如要標示為「米粉」的產品,代表米含量達到50%以上。若標示為「炊粉」或「水粉」,代表產品的含米量低於50%。然而時自今日,許多標榜著古早味的「米粉攤子」,並沒因法規而將攤名改為炊粉攤或水粉攤,依舊一切照舊,反倒是一些採用純米米粉的商家必需特別強調,彷彿「純米米粉」成了一種新口味。

「習慣真是可怕,或者說文化的影響不外如此。」我感慨著,對於低含米量的水粉或炊粉,出現的時間並不久,有一說法是民國六十年左右,在政治考量下,台灣進口了南非的玉米澱粉,當時台灣在來米的價格偏高,有人嘗試加入價格偏低的玉米澱粉後,發現米粉口感具有高度彈性,於是各家廠商開始嘗試「配粉」,譬如馬鈴薯粉、樹薯粉、麵粉等,依著不同澱粉的直鏈澱粉含量,在降低成本和調整口感的前提下,找出各家的機密配方。
Photo by mayken on pixabay
這種以玉米澱粉為主的配粉技術,讓我戲稱水粉或炊粉是「見證現代食品科技發展的飲食文化」。話說回來,含米量高或低,一吃就知道,許多朋友想為食品正名,我認為這是行銷觀點,當兩者的口感差距頗大,都用同樣的名字確實很困擾,但若是站在食品安全的角度,我在意的是如何配粉?

假使炊粉或水粉中含有小麥製品,那是否會危害麩質不耐症(gluten intolerance)的患者?假使配方中含有馬鈴薯粉、樹薯粉或其他成分,究竟要如何確認安全?我知道標示會列出所有成分,然而對於這些成分,我們是否清楚明白呢?

於是在這樣一個早晨,吃著韻味喝著鮮,心中咄咄,亦只能奈何。在講究多元飲食的時代,單純的食品已然罕見,在大原則上,只要標示清楚該有的資訊,就該獲得尊重,畢竟消費者有了選擇的機會,然而選擇是建立在觀念清楚的基礎上,我們懂得如何選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