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桌上的科學家

那些年,關於吃的假掰事——餐巾

2019/01/29 3,436 0

Photo by Lieuwe Terpstra on Unsplash
「吃」可以很假掰,但你絕對想不到,以前的有錢人到底可以假掰到什麼程度:如今,正式的全套西餐總共分為前菜、湯品、主菜和甜品四大項。而主菜,大部分也都會把食材直接拼在菜單上面,像「鵝肝醬菲力牛排」、「燒烤無骨牛小排」之類的。

聽起來好像已經很華貴了,但是大家知道嗎?在16世紀時的歐洲,一「道」菜其實包含了十種料理,根本就等同於一頓豐盛的宴席。根據當時的一份食譜,一道菜包含了炸魚、原汁燉肉、肉餅、香腸、義式千層麵、義式帶餡餃、通心麵、馬鈴薯餃、菱形麵、填滿餡料的全鵝和閹雞。而一頓晚宴,最多曾經上過整整18道菜!

就算你每種只吃一口,整整180種不同的菜餚,再怎麼能吃應該也超過極限了。因此華貴的歐洲貴族便開始在其他地方下功夫,而今天要看的,就是大家都認為平凡無奇的——餐巾。

摺餐巾不難嘛,其實只要這樣摺一摺⋯⋯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就很注重衛生了

在歐洲歷史上,第一個注重吃的民族就是希臘人了。雖然那個時候他們還沒有餐巾這個概念(斯巴達人倒是會用一塊柔軟的麵團來擦手),但是並不代表他們不愛乾淨。事實上他們在用餐前不但要非常仔細的洗手,還要洗腳甚至洗澡!

根據柏拉圖的《會飲篇》,僕人在仔細的幫客人洗完腳後,他們才開始用餐。之所以這麼麻煩,還是因為他們搞剛的吃飯方式——每個人側躺在一張躺椅上,用左手把整個身體支撐起來,然後用右手的前三根手指抓食物來吃。

就因為是需要躺在床上用餐,所以每個人在去別人家吃飯時,洗腳甚至洗澡,就變成一項不得不進行的餐前準備工作。所以在希臘時代,宴客的對話可能是這樣的:「歡迎您前來寒舍用餐,洗澡水已經為您放好了。」(誤)

到了羅馬時期,主人終於開始替客人準備了兩款餐巾:一款是用來擦臉和嘴巴的sudarium,另外一款則是鋪在躺椅上的大塊布巾mappa。有趣的是,雖然主人自己會提供餐巾,但是有時候客人也會帶著自己的大餐巾來,而用途其實跟現在竟然也有異曲同工之妙⋯⋯是的,那就是食物吃不完時,客人可以用它來打包!

希臘羅馬的晚宴圖。

餐桌禮儀竟然奠基於「千年不洗澡」的中古世紀

西元476年羅馬帝國滅亡,西歐也正式開啟了俗稱「千年不洗澡」的中古世紀。而隨著日耳曼、歌德人統治時代的來臨,中世紀初期的餐桌上自然是盡顯蠻族風情:12世紀的「餐桌禮儀」,特別叮囑中世紀的人用餐要注意以下幾點:

「(用餐時)不要抓耳朵、挖鼻子或揉眼睛。」
「不可徒手抓癢。如果真的很癢的話,隔著衣服抓是比較禮貌的。」
「不可在餐桌上入睡。」(!)
「不可用手擤鼻涕。」(!)
「不可在餐桌上吐痰。而是應從桌下往牆邊吐。」(!!!!!!)

以今日的標準來看,隨便犯哪一樣可能都會讓別人翻桌的行為,在那個時代是要明文寫在禮儀規範上的,所以在中世紀時當然也沒有使用餐巾的習慣。人們在開懷大嚼後,往往把手指放到嘴巴吸乾淨,或直接抹在衣服上。就在這個時代裡,基督教成為餐桌文明的一盞明燈,寧靜的修道院中,終於誕生了近代世界的「餐桌禮儀」。

說起餐桌禮儀誕生的原因,其實就是注重衛生和克制食慾。西元6世紀後,食物被視為是一種誘惑,能引誘人犯下「貪食」的罪惡。而一套繁複的餐桌禮儀,就是希望透過與食物拉開距離,來克制這種慾望。當時形成的許多習慣,至今我們都還在使用----需要取食時不應該自己起身拿,而是麻煩別人傳遞,就會讓我們吃的比較克制一些;不能用手肘撐著桌面,而是應該與桌面拉開距離,就是為了與桌上的食物產生「距離感」,不至於暴飲暴食。

中世紀僧侶試喝葡萄酒。在中世紀,修道院的飲食幾乎沒有肉類,而是以蔬菜和魚類為主。就算有肉也是以禽類為主,四足的獸類是留給病人吃的。
12世紀時最重視餐桌禮儀的,就是最虔誠的修道院。位於約克郡的方廷修道院詳細記載了他們的用餐禮儀及規範,在一日兩次的用餐時間,會有響鈴表示食物已經備妥。所有修士要先集合,在宏偉的入口處用洗滌盆洗手。

進入食堂後,眾人朗誦禱告詞和讚美詩後,才依序就坐。每個人位置前都放有一把餐刀、一個酒杯、和一片充當盤子的麵包,全都蓋在餐巾下。

食物可能已經放在桌上,或者現在才陸續送進食堂。一直到院長給予指示後大家才可用餐,而且吃得相當不自在:用餐時只能用手語溝通、喝酒時必須用雙手握著酒杯、擦拭杯口只能用餐巾不能用手指、只能用刀尖沾取鹽巴、而呈遞任何食物時兩邊都必須鞠躬,如果有任何人違反了規定,便需要趴在餐桌前的台階上,一直到院長用餐刀輕敲桌面,示意修士起身為止。規定非常的嚴格。

有錢了,花樣就多了

到了15世紀後,隨著文藝復興、資本主義興起,歐洲有錢人變得越來越有錢,很快的也開始在吃飯上下越來越多功夫。不僅是菜色變得豐富,宮廷裡吃飯的儀式也跟著變得越來越複雜。在那時的勃根地宮廷裡,每次用餐都弄的跟領聖餐一樣。公爵的餐具有餐具侍衛加以親吻清洗,而餐巾則由餐具長保管。當公爵要擦嘴時,餐具長把毛巾遞給內庭總管、侍衛長、更高一級的內庭官吏,最後毛巾才會傳遞到公爵手工。

後來餐巾直接被放在桌上,而為了映襯食物的華貴,餐巾摺疊的技巧變得極度精緻複雜。1513年,羅馬在宴請佛羅倫斯美第奇家族的宴會中,竟然可以把活的小鳥包在餐巾中,客人一打開餐巾,小鳥便迫不及待飛出來。

只要簡單折一折後,漂亮的小鳥、小魚就完成了!
但是,這種花式折法只是剛開始而已。很快的餐巾就被折成更多繁複的樣式,變成火焰、鳥兒、柱子,甚至共門紀念碑等各式花樣。而所有人都同意,16世紀後,餐巾摺疊成為一項真正搞剛的「藝術」。

是的,這就是那個時代的「餐巾」。

事實上,當然沒有人把這種餐巾用來擦嘴巴,而是用來當一種餐桌藝術品來欣賞。16世紀,義大利出現了這種摺餐巾藝術,出生於德國的馬帝亞・吉爾甫(Mattia Giegher)在1629年出版了《論文》(Trattato)一書,終於讓我們得以一窺當時餐巾藝術的極限。

有趣的是,這本書並未像現今的摺紙藝術一樣一步步教你,而是給已經學有所成的餐桌佈置師一個靈感。馬帝亞在書中宣稱,這種藝術是可以變化無窮的。從充滿異國情調的鳥類和動物,到海洋和神話生物,雄偉的城堡和壯觀的船隻,如今都可以成為餐桌上的一道風景。(想看現今複製品的話,可以參照網頁

是不是非常簡單呢?
這種餐巾藝術立刻風靡了整個歐洲的上流社會,各國類似的著作也紛紛開始出現。不過很可惜的是,這種摺餐巾藝術終究是為了滿足貴族的感官享受。隨著法國大革命的爆發,這種折疊藝術也就隨著貴族階級永遠的消失在斷頭台下,取而代之的是單人的簡單小型餐巾,而用餐的人們也終於能把它們用來擦嘴擦手了。

事實上從食品安全的角度上來講,飯前的清潔的確十分重要。因為在觸摸到公共場所的門把及欄杆後,人的手部上都帶會有腸球菌及腸桿菌等病原菌,這時候用清水甚至用肥皂加以清洗,就能夠有效殺菌。在經過長時間的發展下,如今的餐桌禮儀已經剔除掉那些區分階級或是不適宜的部分,但是「注重衛生與清潔」的初衷仍被完整的保存下來,終於變成我們今日的模樣。

好的看完這假掰的一集,不曉得大家感覺如何呢?事實上整個歐洲的餐桌上還有更多的誇張事蹟。就在這裡小小賣個關子一下好了:如果你現在前往16世紀的宴會桌上,就會在桌上看到一個這樣造型精美的船型模型,但事實上它是有實際作用的:究竟,它是拿來幹什麼的呢?